警惕網絡投資理財詐騙:女子被騙25萬,市反電信網絡詐騙協作中心提醒防范
今年五一假期,眾多民眾居家休閑,卻有可能陷入投資騙局的泥潭,這一問題已成為當前社會的一個顯著痛點。
放假在家的被騙開端
五一期間,陳女士宅在家中,通過手機閱讀投資文章后,添加了某男子微信,并接觸到了一款聲稱能快速獲得高額回報的APP。假期里,人們往往較為放松,對于這類吸引人的投資信息更容易輕信。陳女士便是如此,被快速賺錢的誘惑所吸引,匆忙加入了這個行列,卻未對潛在風險進行深思熟慮。詐騙分子正是利用了人們在假期這種心態放松的時刻,精心策劃了騙局。
在日常生活中,騙子常趁人們在家時瀏覽信息較為隨意的機會,四處散布誘餌,結果總有人會上當受騙。
APP的錯誤與再充值
6日,陳女士發現APP賬戶多出3萬元,客服卻說是誤充,要求她再充10萬,否則賬戶將被凍結。這顯然是詐騙。陳女士因緊張而照做。遇到此類事,很多人都會慌張。在日常生活中,那些要求繼續充值以解決問題的情形,往往都是騙子設下的陷阱。一些小詐騙團伙就是用先給予一些小利,再誘導大額投入的方式來進行詐騙。
眾多人在投資領域知識有限,輕易聽信客服的建議,結果深陷騙局,難以自拔。
提現失敗與騙局露餡
陳女士嘗試取出20萬元,卻發現錢沒到賬。客服告訴她,錢被第三方平臺攔截,需要再充值才能取出。這時,陳女士才意識到自己可能遭遇了騙局。實際上,許多詐騙投資平臺都采用這種手段。騙子們賭的是投資者為了追回損失或繼續盈利,會不斷投入資金。比如,某些地方的集資詐騙案,就是以提現失敗為借口,誘使受害者持續投入資金。
這類投資詐騙網站從一開始就設計好了如何騙取你的錢財,最終導致受害者賬戶中的資金無法追回。
張某的猶豫與李某的誘導
張某起初因擔心上當受騙而未敢加入,然而,李某的投資收益頗豐,讓他心動了。這屬于常見的跟風心理。當周圍的人似乎都在獲得收益時,人們往往會降低警覺。例如,在社區里,一旦有少數人聲稱通過某個投資平臺賺了錢,就會吸引許多人紛紛效仿。
每個人都只是跟風,未曾細致考察該平臺是否合法合規,只顧著眼前的小利,卻忽視了潛在的風險。
李女士的遭遇與限制條件
李女士被網站上的承諾吸引,決定注冊并投資了4萬元。但隨后她發現,返款有諸多限制,而且錢并未進入她的銀行賬戶。當她嘗試提現時,系統顯示已打款,但實際上并未到賬。這一情況說明,這類詐騙網站往往在條款上玩弄手段。許多詐騙公司會美化自己的條件,比如某些網絡借貸詐騙,它們承諾低息和高額度,但到了還款時卻隱藏著各種額外條款。
許多詐騙企業對其投資運營狀況含糊其辭,導致受害者對資金的去向一無所知。
部分受害人的心理與陷阱
有些受害者盡管知道有風險,還是因為高額回報而投資被騙。這類詐騙平臺通常通過簽到獎勵來吸引投資。起初,一些受害者開始產生疑慮,但后來因為提現迅速,他們又投入了更多資金。社會上此類詐騙事件并不少見。例如,一些線下所謂的投資項目,通過給予一些小利益讓受害者放松警惕,逐步增加投資額度。
大家務必別輕易相信陌生人發的那些盈利圖片,更別輕易加入只由陌生人組成的投資群。你是否曾遭遇過一些看似可疑的投資誘惑?若有過,你又是怎么處理的?希望各位能點贊并轉發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免受投資詐騙的侵害。
作者:小藍
鏈接:http://www.beijingshangmencuiru.cn/content/5728.html
本站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我方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