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宣布全面上云,商業銀行上云面臨挑戰與效益
目前,數字化步伐加快,銀行上云既帶來了眾多機遇,也面臨諸多挑戰。招商銀行作為我國前七家系統重要性銀行中首個全面實現上云的銀行,這一成就備受關注。這一成就的背后,是眾多銀行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和權衡的心路歷程。
商業銀行上云的機遇
商業銀行通過上云實現了顯著的收益。在現今社會,金融領域必須跟上時代步伐。以工商銀行為例,其財務報告揭示了銀行在推廣云平臺方面的卓越表現,其規模在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平均每天分布式技術體系調用的次數超過150億次。這一數據表明,云平臺有力地促進了業務量的快速增長。此外,上云還大幅降低了單位算力成本,進而支持了更多應用,助力銀行提升工作效率,順應了發展的大趨勢。在數據量激增的今天,銀行借助上云更好地發揮了云計算和大數據發展的優勢。
銀行借助云計算技術,能更有效地應對現代金融市場的高頻交易挑戰。傳統系統面對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高頻交易,常常顯得力不從心。以往,在業務高峰期,銀行系統常常會出現崩潰。但云平臺能提供更強大的技術支持,讓銀行在處理大量交易時更加得心應手。
銀行在云計算中面臨的問題不容小覷。它們需保證信息技術系統的穩定,這是銀行日常運營的根本。以部分銀行的核心業務為例,IT系統的不穩定可能帶來嚴重的金融風險。另外,全棧云運維的代價不菲,這也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在資源配置方面,云平臺需要足夠的資源來支撐,這對銀行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銀行的舊IT系統并不適合轉向云端。這樣的系統就像是一個沉重的包袱,它不僅拖慢了遷移的速度,也影響了遷移的效果。尤其是那些國有的大銀行,即便部分業務已經轉移到云端,但仍有不少銀行在同時使用著傳統的IT架構和云架構。這一現象反映出,從傳統架構向云架構的轉型過程既復雜又充滿挑戰。
招行上云的獨特戰略
招行的上云計劃獨樹一幟。該行打算把總部、分行及子公司的應用系統整體遷移到云端。信息技術部門負責人提到,在此過程中,他們打算重新構建技術架構,例如建立技術中臺和數據中臺。這種創新的做法使招行在上云之路上擁有了獨特的風格,與普通銀行簡單的上云方式存在差異。
招商銀行決定將保障業務連續性最強的系統安置在金融交易云平臺上。這一舉措是為了減輕在建設原生云平臺時,由于追求先進技術和支持系統遷移至云端所承受的壓力。通過實施這一關鍵性的突破策略,招商銀行在全面轉向云服務的過程中,成功降低了風險,并保證了業務的穩定發展。
招行上云的數據中臺價值
招行的數據中臺在銀行中起著核心作用。這個平臺讓員工輕松查找和分析數據資產。近三年來,借助這個中臺,招行在數據管理上持續提升,有力支持了業務決策。例如,它幫助銀行更精確地評估客戶風險,從而優化了貸款政策。
數據中臺在業務布局中扮演關鍵角色。它整合了數據資源,為各類創新活動打下了穩固的數據基礎,比如推廣新的儲蓄產品,以及擴大信貸業務。在如今競爭激烈的金融領域,這些支持使得招商銀行相對于競爭對手擁有了更多優勢。
銀行上云的不同路徑選擇
各家銀行因資源狀況不同,在向云端轉移過程中表現出多種模式。有些銀行選擇將現有的金融業務主機通過軟件轉換成云主機或云容器,目的是盡量減少對現有業務系統的重大改動,同時在拓展新業務時也僅進行小范圍的調整。
招商銀行這類金融機構決定對數字銀行的基礎進行重構,把握住上云的良機,重新開發業務系統。他們利用IaaS和PaaS技術構建了銀行的中層架構,以此來應對新興的業務挑戰。各銀行根據自身情況做出了不同的選擇,這也反映出他們對上云的不同態度以及各自的戰略需求。
銀保監會對上云的規定與影響
2016年,銀保監會提出了具體要求。到了2020年,互聯網環境下的重要信息系統必須全面遷移至云計算平臺,其他系統的遷移比例至少要達到60%。這一規定推動了銀行加快上云的腳步。銀行若想達標,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這一政策影響深遠,成為銀行在規劃上云時的關鍵考量因素。
您覺得該銀行在云計算方面的數字化轉型做得怎樣?歡迎在評論區分享您的看法。另外,別忘了給這篇文章點個贊,并轉發來給予支持。
作者:小藍
鏈接:http://www.beijingshangmencuiru.cn/content/8138.html
本站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我方刪除。